契丹民族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之一,是奋起搏击的民族,是敢于创造奇迹的民族。全盛时期疆域北至库页岛,西到阿尔泰山,南达雁门关,东临日本海。契丹王朝的建立,为北方地区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的融合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起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辽国。然而,在阿保机称帝过程中,有一位大臣功不可没。他官居北府宰相、平息“诸弟之乱”、征讨南夷、发兵渤海……此人就是辽太祖的辅佐名臣--萧阿古只。
萧阿古只既为辽代开国重臣,也是阜新地区辽代后族先祖。他不仅为辽国开疆扩土建立功勋,并于阜新建立起第一座辽代州城。
萧阿古只字撒本,父亲述律婆姑,回鹘人,母亲为契丹贵族。姐姐述律平即是耶律阿保机的淳钦皇后,哥哥萧敌鲁更是赫赫有名,辽代著名战将,兄弟二人被辽太祖并列为“手”“耳”之人。
神册元年(公元916年),萧阿古只奉命征讨幽州,战败唐将周德威,随后顺势南下,占领涿州,将后唐涿州副使陈万俘虏,并与州民一道押解辽地。为统一管理涿州俘虏的汉民,在征得太祖同意后,萧阿古只建立了辽代阜新地区第一座头下军州——豪州。
毫州,据《辽史·地理志》记载:“国舅宰相南征,掳掠汉民,居辽东西安平县故地,在显州东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距上京七百二十里,户六千。”经考,豪州即阜新彰武县四堡子乡小南洼屯西南城子城址。该城为长方形,土筑城垣,边长1100米。经多年考古调查发现,城址保存十分完整,地上遗迹清晰,地下遗物丰富。豪州城为萧阿古之所建,后由被俘唐将陈万实施管理。
陈万为后唐涿州副使,汉人,生于唐僖宗六年(公元879年),卒于辽穆宗五年(公元955年),终年七十七岁。陈万为大燕景城人(现河北境内),父亲叫陈轮,曾为齐州(现山东境内)防御使、太保。
陈万与萧阿古之交战时被俘,同时被押辽地(彰武)毫州,死后葬于毫州境内,早年曾有墓志出土。墓志为石碑状,高47厘米,宽28厘米,厚7.6厘米。经考,陈万为家中独子,并于二十岁完婚,娶安姓女子,“夫人芳姿有态”,十分贤惠,夫妻相敬如宾五十余载。生有七儿五女,三十五岁时为后唐涿州副史,四十岁,神册三年(公元918年),“从故国舅相公入国……"。陈万被国舅萧阿古只俘获后,一并带入豪州,萧阿古之知人善用,授陈万豪州刺史一职,对被俘汉人实施管理。由此,陈万追随太祖、太宗征战渤海,屡立战功。
渤海国是中国北方粟末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又称黑水靺鞨,是现代满族的直接祖源,建都龙泉府(现黑龙江宁安)。
唐末,中原藩镇割据,朝野纷乱,辽东与中原处于隔绝状态。耶律阿保机趁势雄起,迅速出兵占领辽东,并行使对辽东的管辖。然而,渤海国也早有吞并辽东之心,于是,围绕着辽东地区管辖权的争夺,辽国与渤海国展开连年不断的征战。
天赞三年(公元924年)夏,渤海国出兵辽州(现新民市),杀死辽国刺史,掠走大批辽州之民。当时,阜新大部地区为辽国所辖,经常受到渤海国的侵扰、威胁。天赞四年(公元925年)冬,耶律阿保机以“渤海世仇未雪”为由,举兵亲征渤海。此时,被俘后唐副使陈万已为豪州刺史,跟随萧阿古只与渤海国展开多次征战。据墓志记载:陈万“年四十,奉大圣皇帝宣命……从故国舅相公入国,寻授圣旨,除豪州刺军使”。五年后,跟随阿保机(辽太祖)、耶律德光(辽太宗)伐渤海。“年四十五,从皇帝东(征)渤海,当年攻下。”七年后,又跟随辽太祖征伐神州、欢州(现吉林境内),并于当年将二州攻下,并入辽朝版图。天显元年(公元926年)渤海国被辽所灭,得地五千里,兵数十万,并将渤海国改为东丹国。可见,萧阿古只对辽王朝建立,政权稳定,立下汗马功劳。豪州刺史陈万,在此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辽代州城最初多是诸王、国舅、公主创立的私城,大致分为“媵臣州、牧人州、汉民州”三大类型,就豪州而言,即为典型的汉民州,也是辽代所建阜新第一座州城。
(作者系阜新市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
上一篇: 海州“大露天”的记忆
下一篇: 辽代阜新——梁国王萧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