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的主要职能是促进两个健康,一是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二是促进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包莹说,海州区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广大企业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促进全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企业茁壮成长的土壤,也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的保障。为此海州区工商联在包莹的带领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加强与区基层商会和非公经济人士的联系,制定《海州区工商联联系基层组织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制度》;根据海州区非公企业的法律需求,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与紫剑律师事务所签订《送法进企》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义务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培训、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区工商联向全体会员发放接种疫苗的倡议书,发动全体会员企业对本单位员工和亲友进行排查,对未接种人员进行宣传和动员,并向所有会员企业征集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7月23日和8月18组织两次会员企业接种疫苗专场,首针接种人数达到78人,确保应接种尽接种。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倾听民营企业家心声、诉求,同时送政策入企业(包括就业扶持政策和融资服务政策)。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带领有融资需求的会员参加市工商联举办的“全市‘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银企对接会”,市工商联与锦州银行阜新分行举行的银企对接会活动。邀请辽宁省法学院专家学者开展“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初创公司股权架构设计”“公司劳动关系管理”等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包莹带领海州区工商联以“我为企业办实事”为抓手,奔着解决问题去,着眼企业满意做,不断提升服务层次和实效,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大力营造尊商重商社会环境,重点解决基层营商环境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重点做好“海州企业家接待日”等工作。将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确立为企业家接待日,实行分类座谈和分层次座谈相结合,专业领域座谈和特定群体座谈相结合,将征求意见制度化,常态化,坚定了企业家在海州干事创业的信心。会议重点听取民营企业家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就反映问题逐项梳理、制定清单、建立台账,全力缩短 “说了”和“做了”“开会研究了”和“问题解决了”之间的距离,真正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添薪续力,坚定了企业家在海州干事创业的信心。积极开展培训,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热情。工商联围绕公司治理、经营方略、运营方式等内容精心设计培训计划,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法律、税务、财务管理等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合作交流,带动会员参与以商招商。工商联十二个副主席为牵头单位成立会员之家,加强对会员的引领、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商会对民营企业的经济服务、诉求反映、权益维护等职能作用,对内积极打造商会品牌和文化,进一步规范内部治理,扩大组织覆盖,增强商会凝聚力、影响力;对外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树立“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要、招商为上”理念,借助“产业地图”和“招商地图”,带领会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异地商会,宣传推介海州区位优势和要素条件,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招商活动,促进会员企业和商会健康发展。
包莹说,民营经济领域涉及很多复杂敏感的现实问题,工商联干部需要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保持政治定力。要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准确把握新时代促进“两个健康”理论政策研究,吃透国家省市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同时要加强对新任务、新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要懂经济、懂企业、懂法律、懂管理,努力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成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要“走出去,请进来”,多向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商会规范治理经验。此外,工商联党组紧密结合非公经济人士的所思所想所盼,采取集中主体班次、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助力海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作为政协委员,每年参加“两会”,包莹都会带着问题、带着思考与政协委员们认真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多年以来,在履行委员职责中,她尽职尽责、用心用力,积极参加市政协和社法委组织的各项活动。2019年,她发现我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场所、空间布局、设施设备和入驻管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关于调整我市行政服务中心布局、优化便民服务事项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提高界别协商活动质量,2021年5月,包莹与其他委员赴细河区、太平区、阜蒙县等地区调研养老服务产业,撰写了《关于推进我市养老服务向智能化发展的建议》,在市政协“积极培育养老新业态 推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常委会上作大会发言,为推进百姓足不出户享受养老服务起积极作用。她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积极撰写政协提案,在十二届三次全会上,向大会提交《关于对抗疫英雄进行广泛宣传的建议》《关于开展“小学教育相关专业优秀学生与小学优秀教师结对子”活动的建议》及《关于金融部门支持实体经济的建议》等提案,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年的两会,她又提交了5份提案,分别是《关于供热费线上缴费的建议》《关于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实施机动车上牌管理的建议》《关于对高层建筑高空坠物进行安全排查的建议》《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提案》。针对我市人口流失严重问题,她目前正在撰写《关于重建公共交通网,推进城市住宅区和商业区密集分布的建议》。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