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文瀚雅集”第三期学术交流活动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本期活动以“民族文献的收藏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中国国家版本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副馆长李国荣等领导出席活动,民族文物古籍收藏家、阜新蒙医药研究所所长、3月29日,“文瀚雅集”第三期学术交流活动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本期活动以“民族文献的收藏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中国国家版本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副馆长李国荣等领导出席活动,民族文物古籍收藏家、阜新蒙医药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海春生及各地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活动中,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中国民族图书馆原馆长、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贵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伯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黄维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木仕华,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黄金东,民族文物古籍收藏家、阜新蒙医药研究所所长等专家分别作交流发言。
海春生在发言中指出,阜新地区民族古籍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具体实证。希望中国国家版本馆加大收集版本力度、扩充版本数量,创新“请进来”“走出去”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民族古籍文献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民族文献研究,推进古籍活化利用与文创开发,让古籍文字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据了解,此次雅集活动现场展陈来自阜新地区收藏的多民族文字典籍珍品四十余件,其中包含满文《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蒙古文《格萨尔王传》、藏文《四部医典》以及汉满蒙藏《四体合璧文鉴》等珍贵古籍。
此次活动提升了阜新地区民族古籍文献的影响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文献支撑,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增强了城市文化软实力。
上一篇: 海州区政协城建法治界别组围绕发挥“一室两队”作用开展主题调研
下一篇: 从“车等桩”到“桩配车”